陆越一回丰城,就被大领导喊去谈话。
“陆越啊,这一趟京都之行还顺利不?有什么需要帮忙的,你尽管说。”
大领导张嘴就带了关切。
陆越笑了笑,“没事,和解了。”
大领导了然一笑,也没多问。
根据他对陆越的了解,这孩子就不是啥高高提起又能轻轻放下的人。
想必,还有后手。
他对商业上的这些个官司没啥兴趣,转而说起了正事。
“是这样的,你现在不是丰城商会的主席嘛,有没有兴趣代表我们丰城与海市商谈贸易港口的合作。”
陆越有些惊讶,“大领导,这么大的项目,这就定下了?丰城,居然有此殊荣?”
实在是太匪夷所思。
最近几年,他倒是听说过,上头想再设立一座超级体量的港口。
海市作为东部市区,又是沿海城市,变成了一颗闪耀的明珠,一眼就被选选中。
但海市自己发展的就很好,每一块土地都珍贵,搬迁出合适的地方建设港口,实在是太劳民伤财,耗费巨大。
于是,上头又想着在挨着海市的城市选块相邻的土地筹建港口码头。
但选址选了几年一直定不下。
大概率海市与更靠南的吴市合作。
没想到,这会居然就定下了?而且,他们丰城也能参与进去?
当真是出乎意料。
大领导一脸骄傲,“那是自然,我们丰城这一年多有你出力,发展的多好?我不也跟着沾了光?”
也是陆越给力,他才能向上面据理力争的机会。
不过,海市那边也挺鸡贼的,听闻要带着周边的两个城市一起玩,就提到了财政支出问题,说既然是三方合作,那就三家一起出钱。
丰城这些年可没攒下多少家底啊,几次城市版图规划,已经花得差不多了,吴市那边大约也是这情况。
这不,上面三方会谈之后,提出了“双龙戏珠”的筹建方案。
海市在滩涂地划出一大片作为最大的口岸。
而吴市和丰城一个沿着海岸线,一个沿着江河脉络修建大大小小的小口岸,就像是两条长龙绕着海市。
项目是好项目,对于三个城市的发展有着战略性的好处。
但是,钱呢。
反正周边的企业也是惠及,不如就由上头主导,众多企业加入共同合资建设。
陆越手底下,无论是陆氏集团还是南山制药,都是丰城的支柱,躲不了。
但前期毕竟投入巨大,大领导怕陆越会拒绝,便亲自出马当说客。
陆越没有第一时间拒绝,只是惊讶问道,“这么重要的项目不应该是上头一力主导吗?何时能轮到企业去掺和一脚?”
大领导和他说话也没那么多客套与套路,直接做了数钱的手势,“自然是钱不够,这些年,都投入在老百姓的生活基础建设,手里不剩多少了。”
“在说,这港口建好了,也是你们这些个企业得到最大的好处,想要马儿跑,总得给马儿吃草吧。”
陆越瞥了一眼大领导的脸色。
虽然故作镇定,但是手指却紧紧捏着杯子不松开,关节上的青筋都有些凸起。
显然,大领导很重视这个港口的建设。
想必,与他一样的人不在少数。
也不是不行。
陆越心思转了转,但身为商人无利不起早。
就这么平白答应了,似乎少了点讨价还价的乐趣。
于是,陆越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。
嗯,茶香四溢,一看就是明前的。